行業資訊
廣州擬2020年完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
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最重要綱領性文件——《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》將進行修編,21日該項目展開招標工作,計劃2020年11月底前完成。在廣州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、面向2035年的新一輪總體規劃進入草案公示階段的背景下,對保護規劃進行修編,探索廣州歷史城區功能提升的實施策略、提升廣州城市的全球魅力和吸引力。
廣州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
《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》自2003年啟動,歷時11年,于2013年12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并于2014年11月獲省政府審批通過,目前為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開展的總體綱領。自1982年以來,歷版《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》都將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”作為廣州重要的城市性質。
近年來,廣州的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,空間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,發展模式逐步轉型。目前廣州面向2035年的新一輪總體規劃已經進入草案公示階段,國土空間規劃的改革正在醞釀當中。文化在區域與城市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顯現,加強廣州歷史保護與文化傳承,對于提升城市全球魅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價值。隨著法定總體規劃改革的推進和城市的戰略發展,特開展新一輪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修編工作。
加強名城保護頂層設計
本次修編將統籌評估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工作的總體狀況,加強名城保護頂層設計。劃定文物保護單位、地下文物埋藏區、歷史建筑、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界線,制定相應的保護控制措施;劃定歷史城區的界限,提出保護名城傳統格局、歷史風貌、空間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、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觀和環境保護措施等。
重點進行五大方面的研究,其一,廣州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色;其二,制定覆蓋全域、特色突出的保護名錄和保護格局,明確不同層次保護對象的保護重點和保護方法,強調歷史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;其三,探索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融合的戰略,在廣州城市空間發展的總體框架下,探索歷史城區功能提升的實施策略,探索珠江文化帶、南粵古驛道等區域文化線路整體保護和振興發展的策略;其四,健全保護規劃落地與日常管理的措施;其五,保護名錄法定性保護內容全覆蓋,包括歷史城區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、歷史文化街區、歷史風貌區、傳統村落、騎樓街、傳統街巷等保護范圍和措施要求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“全域土地綜合整治”的5個建設內容和6個整治模式
- 上海:《關于深入開展全市域土地綜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間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》解讀
- 陽泉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專題會
- 工業園區“定制化”供水:中鐵城際智慧水務系統如何匹配高純度用水需求?
- 農村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破局:中鐵城際供水智慧系統如何解決分散站點運維難題?
- AI+物聯網:中鐵城際智慧供水系統如何從“被動搶修”轉向“主動防御”?
- 市政道路設計流程與技巧:新手快速上手的6個核心步驟
- 市政道路設計關鍵要點:從線形規劃到管線綜合的避坑指南
- 2025市政道路設計最新規范與全流程解析
- 自然資源部: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已經累計整治超1000萬畝